【史志编修】德阳市旌阳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步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乡镇(街道)、村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市县志书的延伸和补充,是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推进乡村振兴,记录和展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保留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的工作部署,主动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建机制、抓质量、强督导,扎实推进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截至目前,全区规划编纂的19部镇(街道)志、村志,5部完成总纂并送审,3部完成总纂,6部完成初稿。
旌阳区巧借政策东风,主动作为抓落实,建强修志工作机制,争当“排头兵”。2021年6月,省地方志办下发《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同步部署印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旌阳区高度重视,以“第一速度”抢抓政策机遇,以“第一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在全市率先启动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
一是建强组织机构。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旌阳区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各承编单位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坚持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常抓不懈,及时解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志书编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明确7镇、4街道编纂任务,同时规划8个重点行政村开展村志编纂,鼓励其他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志书编纂。2025年底前完成4镇4村编纂任务,2026年底前完成3镇4街道4村编纂任务,2027年底前全面完成印刷出版工作。2023年规划外增加村志2部。
三是统筹落实经费。志书编纂出版经费均纳入区财政预算,分年度落实到位。所有预算经费由区地方志办公室统一申报、监督使用。各承编单位负责落实人员组织实施,按规定时间完成编纂任务。经审查合格后由区地方志办公室以丛书形式统一组织印刷出版。
面对编纂任务,乡镇(街道)、村缺乏修志人才,陷入破题难。旌阳区充分吸收省、市指导意见,逐条化解镇村修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承编单位提供“旌阳方案”。
一是向内聚力,谋篇布局显特色。确定志书的框架和纲目是整个修志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旌阳区拟定编纂大纲,供承编单位参考。要求承编单位结合本地实际,突出个性,把历史特性、时代特点、地方特色作为记述重点,精心打磨,共同制定出符合承编单位自身特点的志书纲目。
二是向外发力,广征博引解难题。旌阳区总结前两轮修志经验,明确志书下限为2021年,时间跨度大、资料收集难度高。编纂人员采取到档案馆等单位查阅原始档案,深入村组、院落采集口述资料,现场实地考证等方式,破解资料收集难题。镇(街道)把资料收集工作落实到村(社区),村把资料收集工作落实到组,并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各承编单位配备资料员,协助编纂人员工作。
三是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建队伍。志书编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需要一支“懂业务、熟地情、善文章、乐奉献”的队伍。为提高编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确保编纂工作顺利开展,旌阳区组织编印志书编纂培训资料,邀请省、市专家对承编单位负责人和主笔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余次,积极派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使编纂人员明确编纂方法,掌握编写要领,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是绘制时间表。旌阳区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编纂工作分为建立机构、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审查、验收出版五个阶段,拟定各阶段时间表,原则上按时间表推进工作。旌阳区每年召开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邀请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分管区领导参会,及时通报编纂进度,切实压紧压实编纂责任。
二是建立督导组。为确保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进度和质量,区地方志办公室落实专人组成镇(街道)志、村志编纂督导小组,划片区开展全过程督促指导,每年现场指导检查40余次。督导小组负责对各单位纲目设计、资料收集及整理、初稿撰写、志稿审查等进行督促指导。通过面对面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跟踪编纂进度,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通报推广,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严把审查关。出台《关于镇(街道)、村志审查验收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审查验收机制,把好质量关。截至2024年10月底,第一批启动编纂的8部镇(街道)志、村志,其中2部镇志、3部村志已形成送审稿,2部镇志、1部村志待补充完善后送审。第二批启动编纂的11部镇(街道)志、村志,其中2部镇志、3部街道志、1部村志已形成初稿,1部镇志、1部街道志、3部村志按计划推进。
2. 【工作动态】依法治志 依规编纂 四川制定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规范3. 【市州动态】泸州市审核批准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规划4. 【市州动态】乐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街道)志、 村(社区)志编纂方案报备工作5. 【市州动态】绵阳市、康定市、泸定县全面启动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6. 【市州动态】南充市地方志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及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 部门志、综合年鉴编纂等工作7. 【市州动态】德阳念好“三字经” 勠力推进镇村志编纂8. 【市州动态】南充市编纂乡镇(村)志紧扣“三有”开新局9. 【工作动态】实干担当开新局——全省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省规划乡镇(街道)志村志超过3600部10. 【工作动态】留存乡愁记忆 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五级联动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11. 【志鉴编修】四川省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12. 【史志编修】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四川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高效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13. 【史志动态】广汉市、德阳市旌阳区、盐边县、南部县、西充县、平昌县、天全县、芦山县积极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14. 【创新案例】志鉴编纂创新案例│绵阳组织编纂全市名镇志名村志15. 【2023,四川史志人奋斗足迹】凉山:稳步推进乡镇村志编纂 为乡村振兴厚植文化底蕴16. 【史志动态】广安市、德阳市罗江区、安岳县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17. 【创新案例】志鉴编纂创新案例│西充县:乡镇(街道)创新“3331”工作思路 开启乡镇(村)志编纂新篇章18. 【创新案例】志鉴编纂创新案例│南部县:多措并举推进镇村志书编修19. 【史志动态】成都市地方志办召开全市名镇名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20. 【创新案例】志鉴编纂创新案例│平昌县土兴镇:聚合力编纂 铸志书精品——平昌县土兴镇镇村志编纂实践21. 【史志动态】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三破三立”抓好乡镇村志编纂工作22. 【志鉴编修】绵竹市、宜宾翠屏区、兴文县、筠连县、雅安雨城区、芦山县、平昌县积极推进乡镇村志编纂工作23. 【史志动态】旺苍县召开乡镇志、村(社区)志和部门志编纂工作推进会24. 【史志编修】四川各地积极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25. 【志鉴编修】蓬安县召开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推进会26. 【志鉴编修】富顺县、绵竹市、剑阁县、江安县、屏山县、芦山县积极推进乡镇村志编纂工作27. 【志鉴研究】冀祥德:让地方志走进千家万户——评《镇村志编纂基础理论与编纂技巧》28. 【史志编修】雅安、绵阳安州区、泸州叙永县等地积极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29. 【史志编修】盐边县、三台县、威远县、屏山县、华蓥市、通江县、甘洛县积极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30. 【史志编修】德阳、巴中、攀枝花市米易县等地加快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31. 【史志编修】成都市武侯区、简阳市、泸州市合江县、德阳市旌阳区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32. 【史志编修】成都、绵阳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33. 【史志编修】成都、遂宁、德阳中江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34. 【史志动态】四川省第三轮志书暨精品年鉴与镇村志编纂培训会在德阳召开35. 【史志编修】凉山及成都新都区、泸州古蔺县、德阳罗江区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36. 【史志动态】广安市地方志办召开专题会议 学习贯彻全省第三轮志书暨精品年鉴与镇村志编纂培训会议精神37 .【史志编修】宜宾广安资阳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38. 【史志编修】成都攀枝花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47. 【史志编修】成都市《西安路街道志》编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为推动全市街道志编纂提供示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