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记丨小渔村做好“海”文章
冬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码头依然一片繁忙景象,一艘艘钢铁渔船满载着新鲜的渔获徐徐靠港。
“这种九节虾,一隻接近半斤,价格高、卖得俏。”见到自家渔船靠岸,澳角村村民林湖斌一边麻利地上前检查渔获收成,一边热情地向游客介绍。
很快,一批批品相上佳的渔获被打包运往当地海產品加工厂。随后,这些大海的馈赠将通过现代物流出现在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曾几何时,澳角村的渔民们隻能依靠简陋的木船“讨小海”生活,日子过得极為艰苦。现如今,渔船不断换代,从木质舢板升级成钢铁大船,澳角村人深挖“海的潜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產业振兴。”在中央会议上、在调研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特色產业作出重要指示,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方向。
今年10月15日,时隔23年后,习近平再次来到澳角村考察,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详细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產品交易情况。
“总书记说的‘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从事鲍鱼苗养殖的郭汉栋说,他的养殖场已扩大至3亩,还配备了智慧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温度等关键指标,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家门口的兴海大道从水泥路升级為柏油路,变成了旅游观光大道。”说起村裡的变化,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澳角村的郭汉栋赞不绝口。
以海兴村、以海强村,近年来,澳角村海洋產业蓬勃发展,海上养殖年產值约3.7亿元——在海上,发展深水网箱1110口、各类吊养660亩﹔在岸上,拥有海水养殖场128家。村民建设鲍鱼、对虾、海带、紫菜等养殖基地,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改变了渔业靠天吃饭的歷史。
如今,澳角村充分利用“海”的优势,积极发展海洋捕捞、水產养殖、海產品加工、电商微商和乡村旅游五大主导產业。2023年,该村社会总產值达15.5亿元,村财收入173万元,人均纯收入5.8万元。
水產品加工企业38家,电商企业117家,全村4000多人中电商產业人才就有500多名,日均发货量超2000件,2023年销售额达3.5亿元。
借得天独厚的海岛风光和渔业资源,走上渔旅融合发展之路,先后建设渔港商业区、妈祖文化公园、幸福公园等,已有41家民宿及13家渔家乐大排档。
“如今,澳角村村民实现了家裡有别墅、城裡有套房、出门有小车、银行有存款。”澳角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未来,澳角村一定牢记殷殷嘱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护更蓝的海、建更美的村、富更多的人。
做好“海”的文章,曾经偏远的小渔村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產业,蜕变為“海上明珠”。(摄制:福建频道 杨灝昱 李昌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